对话 | 在内卷成“疯”的教育生态里打破“焦虑”,路在何方?
面对焦虑蔓延、内卷成“疯”的教育生态,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一线教育人,都在思索着破局之道。基于这份思索,从北京四中到FLA,石国鹏校长不远千里筑梦蓝湾,追逐着小而精的教育理想;基于这份思索,从美国加州到中国北京,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前中国负责人李一诺跨越重洋,深耕于教育创新项目——“一土教育”。
相似的教育愿景,相通的教育理念,让这种汇聚变成了一种现实、一种力量。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如何看待自身的“焦虑”?如何缓解时代带给个体的焦虑?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5月下旬,石国鹏校长受邀与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女士借助网络开展了一场直面当下、着眼未来的深度对话,协力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共同回答关于未来、关于优质教育、关于焦虑破局的终极之问(以下为对话节选)。
点击查看直播视频回放(下)
李一诺
一土教育
联合创始人
石国鹏
未来领导力学校校长
前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
“
No.1
“在好地方做一所好的学校”
李一诺: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四中,去海南创办FLA?
石国鹏校长:我在北京四中的时候经历了丰富、让人艳羡的教育教学的生涯,跟北京四中的孩子在一起有太多好的个性化的发展和回顾,但我仍然觉得在私立教育中,我的某些理念、对教育的一些执着,可能更值得去尝试,更值得去发展。这也是我离开公立体系,最终创办私立学校的过程。
第二个关键点是北方的天气。在我决定出来的时候,北方的天气,尤其是大都市里的雾霾,对小孩子来讲是很大的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办学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阳光、有空气、有水、有海风,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个天堂般的存在。从自然环境来讲,海南对教育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地方。
另外,绿城蓝湾小镇是绿城中国和高地集团合作的一个项目,董事长高德雪先生是老师出身,而且有教育情怀,他希望在这样的一个好地方做一所好的学校,把我们所认同的价值观、文化传承下去,我很幸运有这样的一个支撑,所以选择了离开北京南下海南。
“
No.2
“教育应该保持一致性”
李一诺:对我们做基础教育的人来说,教育应该保持一致性。FLA在做3~18岁的一贯制教育,肯定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吧?
石国鹏校长:是的。坦白的说,如果这孩子是我看着长起来的,可能我对他的影响时间更长,影响相对就会更大,我自然就更放心。影响什么?怎么去影响?哪些求同?哪些存异甚至求异?这是我们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前些日子我跟家长聊天的时候,提到一点,也是我最近阅读的一个心得。
家长问我:“文明跟文化有什么区别?”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这两个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我后来总结出这样一句话:文明趋同、文化求异。人类进化为不同的种族、民族、文化,它的基础还是人,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所以人类文明是有普世价值的。而文化则是在文明基础之上的求异,文化是在符合文明大方向的情况下,越不同越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但是我们要追求人类的共同文明、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个在实践当中和思考当中都是不矛盾的。
李一诺:对,你讲的特别对。为什么说现在讲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其实就是关于文明的教育。但现在教育的问题是非常的工具化,我们教你编程,教你做数学,这些东西只会把人变成工具人,而工具人的用处是有限的。他如何有持续学习和持续更新的能力,实际上跟底层的文化根基是关联的。
石国鹏校长:美国的文理学院的教育大多是通识教育,是我非常推崇的一种全人教育。我在做FLA的时候,很多出发点参考了美国的文理学院的设计思路,比如小班化、讨论式教学、个性化辅导、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等等。
做小的学校,是做通识教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教育永远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因为它不可重复,它不像科学实验可以重新来过,或者进行验证。学生的投入不仅仅是金钱,最重要的是时间。这几年过了就是过了,他是回不去的。做教育改革一定要小步稳健的前行,不可以做革命。所以,我特别谨慎,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自我反思,甚至是自我否定,在过程当中去发现问题,尝试一点点的解决问题。
从公立体系中出来做小的学校,应该说是我的一个很大的梦想。现在是第四年,很艰难,但总体上来讲还在我原来设计的思考教育的轨道上,我认为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
No.3
“个性化的关注,是FLA最强调的东西”
李一诺:如果孩子在您的学校上课,跟一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描述一下孩子在学校的体验吗?
石国鹏校长:个性化的关注,是FLA最强调的东西。满员状态下,整个学校有600个左右的学生,160个老师,差不多维持1:4的师生比。对于孩子来讲,能够得到更多老师的个性化关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个是一定要让对的人在对的地方汇聚,包括学生、家长和老师。我在这三种人里都要选对的人。什么是对的人,简单来讲就是三观一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文明层面你要趋同。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件事,就是学生在成长,如果家长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的话,他很快就会被孩子“鄙视”或者“抛弃”。老师也一样,你如果不成长,根本就站不稳课堂。所以我们做同一堂课、做阅读俱乐部等等,都是为了让家长、老师跟孩子一起成长。
李一诺:这跟“一土”提的概念是一样的。在教育里大家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冰山上面的东西。好的教育跟冰山一样,冰山下面的东西其实非常重要。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他周围这个“场”。这个“场”是什么——老师的精神状态怎么样,父母的精神状态怎么样,父母之间、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做教育实际上是在做社区。
“
No.4
“焦虑是写在我们基因里面的东西”
李一诺: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基于恐惧的教育。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恐惧的无处不在,也没有去面对恐惧的话,任何教育形式最终都会被恐惧所淹没。
石国鹏校长:你所说的恐惧实际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愿意用另外一个词——焦虑,来替代。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焦虑是写在我们基因里面的东西。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量子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写过一本书叫《生命是什么》,里面提到对生命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生命是那种可以主动的去对抗混乱的这样的存在。
我昨天开家长会的时候跟大家分享,风可以把尘土吹走,但它很难吹走一只蜻蜓或者一只蝴蝶,因为它会牢牢“抓住”。这个“抓住”本身就是生命对自然界的伤害的对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生命存在的过程当中,可能必须要有焦虑,因为焦虑和恐惧是他之所以成为他的根源。
焦虑本身不是一个坏东西,或者说它不是一个你可以去除掉的,它本来就是人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对过度的焦虑进行化解。要能够认识到焦虑是必要的,过度焦虑才是有危害的。我们所说的“内卷”是过度焦虑以后产生的问题。
我们提出要实现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让他认识自己,让他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兴趣发展是什么,要把多元智能的理论用在评价当中。
“
No.5
“焦虑一点没关系,但你可以少干一点”
李一诺:很多教育实际上是打着教育的名义在对儿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的伤害。我给大家提个建议。你可能心里很焦虑,但是你可以让自己的行动力降低一点。你可以想这件事,但你不要马上去做。焦虑是源头,真正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实际上是你的行动,所以有的时候,焦虑一点没关系,但你可以少干一点。
石国鹏校长:误用时光比浪费时间更危险、更糟糕。
李一诺:对。很多人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发呆就是万恶之源;不管我在做什么,只要我在行动,我其实就是善,这其实是不对的。你在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做的事情越多,恶越大。
石国鹏校长:我在跟老师、家长交流的时候提过一点,我说你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每天留白,哪怕15分钟都好,有一个冥想的时间,让他们真正的放空。
过犹不及,当你一门心思只想追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就忽视了你这一生当中沿途的风景。跑得太快了,是会出问题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有些小时候积累下来的问题在20年、30年之后可能是要算总账的,这一点,没有人能承受。
李一诺:其实不用20年、30年,如果大家现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就会发现存在很多很多问题。
“
No.6
“国内升学道路并非只有刷题一种模式”
李一诺:我再替家长问一个比较实在的问题,FLA的孩子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
石国鹏校长:我们不要把中考和高考妖魔化,国内升学道路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只有刷题一种模式。
第一,不要把高考或者中考与“刷题”等同,因为“刷题”有可能刷出一个比较好看的分数,但是刷不出一个好的人生。
第二,再看现在的高考。2018年全国高考卷语文作文60分。这60分考什么呢?考的是幸存者偏差。一架英国轰炸机从德国回来,翅膀上遍布弹孔,要想加固它,你是加固油箱、驾驶室还是翅膀?大家都说机翼弹孔这么多,应该加固机翼。恰恰相反,因为被打中油箱和驾驶舱的都没回来,所有回来的都是没被打中这些地方的。这叫幸存者偏差。
这样的作文题多好。没有好的思路,没有深刻的阅读和思考,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想把这篇文章写好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信号,高考也在变。我们要知道它的最新的变化,并为之做出应对。
比如说阅读,有人说你读那么多书,高考有用吗?太有用了。举个最实用的例子来讲,读不完题,你怎么做题?作文题没看清楚,你直接掉坑里了,20分、30分就没了。数学题你看不清题意、结构,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阅读是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和根据。
在FLA的小学里边,一切科目都是语言科,而在中学以上,一切语言都是学科课程,这两者之间是要有所侧重。我觉得阅读必须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18岁。
-
FLA学生说|秦智诚:少年意气行千里——我的美国之旅
넶47 2024-09-23 -
-
-
追求卓越,扬帆起航——FLA2024-2025学年度开学典礼暨卓越奖学金颁奖仪式
追求卓越扬帆起航FLA2024-2025学年度开学典礼暨卓越奖学金颁奖仪式\x26amp;nbsp; \x26amp;nbsp; \x26amp;nb
넶21 2024-09-23